政策法规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东莞将这样干!

Time:2021-10-29 浏览次数:753次

10月27日,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市行政办事中心举行。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赖少瑜及各成员单位(包括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3个部门)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东莞市前期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的专题报告,审议通过了《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建设工作方案》《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建设资金的实施方案》《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共建协议》等相关文件,并对下阶段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

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开局良好

“全市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营收、从业人员、推荐就业等情况均取得较大幅度的提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林永强代表人社部门对前期东莞市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进行专题报告。

今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通过“四加强、一优化、一筹建”等一系列措施(即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1+N”政策体系;加强部门联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政府引导,建设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放管服”改革和诚信等级评定工作;筹建行业协会,提升产业服务效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此外,林永强还对《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建设工作方案》《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建设资金的实施方案》《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共建协议》等相关文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各成员单位对文件进行了审议并一致通过。

继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省等上级部门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各成员单位必须提高站位,强化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思想共识,重新审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东莞市经济的作用和地位,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赖少瑜对推动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进行了总结。

赖少瑜表示,要加快建设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创新型人才和人力资源服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要加快发展“数字技术+人力资源服务业”,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科技技术,推进招聘、代理、培训等传统人力资源服务业态的经营模式升级;要积极组织开展跨地区劳务对接活动,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规范劳务派遣机构经营行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经营。

各部门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消除限制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因素,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动数字技术赋能行业发展,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增强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要加快推动寮步松湖智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建设工作,重点做好运营团队和入驻企业的甄选工作。通过开展企业效能诊断、强化企业效能激励等方式,实施人力人才和技能管理的效能改革。要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根据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的《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建设工作方案》,围绕“扶持新业态,做强中高端”两大核心部署,通过建设“一先行区、两基地、三平台”,即一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聚和职业技能培训交流两个基地;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人力资源供需对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三大平台。

力争先行区集聚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少于40家,年营业收入不少于20亿元,每年为约2万家次企业提供50余万人次的各类服务,5年内建设成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将打造高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生态

据了解,未来东莞市将以建设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为抓手,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塑造健康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生态,提升人力效能。

打造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生态需健全政策体系,加强行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出台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建设产业平台,将松湖智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为国家级产业园,鼓励条件成熟的镇街(园区)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打造服务品牌,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合作交流会、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大赛,建立机构联系交流平台、员工素质提升平台、产业对接平台、对外宣传平台、电子交易平台、沟通合作平台等“一会一赛六平台”。

此外,还将扶持产业壮大,重点引进一批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规范行业秩序,全面推行“放管服”改革和诚信等级评定工作;促进供需对接,培育和挖掘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服务的习惯和能力,促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企业深度对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规范人力资源服务秩序和行业发展;强化人力效能导向,通过发挥企业、行业协会、院校等力量,探索建立企业人力人才效能综合评价体系。

【见习记者】章倩倩

【记者】龚名扬

【作者】 章倩倩 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版权所有:内蒙古力援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蒙ICP备16005215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302000444号 电子营业执照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内蒙古力援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